> 财经 >

安徽将构建“一圈一群一带”联动发展格局 全面提升城市品质

时间:2022-03-30 10:40:52       来源:安徽日报

安徽未来的城镇发展体系怎样构建?高品质的城市是什么模样? “新市民”如何融入城市?

日,省发展改革委印发《安徽省新型城镇化规划 (2021—2035年)》,提出我省将构建“一圈一群一带”联动发展、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发展格局,促进更多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高品质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城市,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优化服务,让“新市民”更有归属感

早上7点半,来安县实验小学南校区门前,陈梅将女儿周欣怡送到学校后,启动电瓶车,准备去厂里上班。

“学校就在我上班的路上,送完孩子去上班刚刚好。 ”陈梅表示,他们一家是来安县杨郢乡人,女儿原来随爷爷奶奶在杨郢乡生活。 “可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我们就想把她接到身边来。 ”了解了相关政策后,陈梅拿着户口本和务工证明,很快给孩子办好了转学手续,顺利地在实验小学报上了名。

为加强随迁子女教育保障,来安县不断健全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政策,以公办学校为主,将随迁子女全部纳入流入地义务教育保障范围,根据学位情况统筹安排,让随迁子女就入学。

收入更高,孩子接受更好教育,享受更优质的医疗资源,居住得更舒心……从农村到城市,千千万万的“新市民”对未来的城市生活充满向往。《规划》特别提到,坚持把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首要任务,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提升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的便利、归属感、获得感。

省会合肥,年来成为不少年轻人创业的“逐梦之地”。可大城市房价不便宜,如何保障住有所居?自2019年被列为保障租赁住房试点城市后,合肥多方施策、多端推进,加快完善租赁住房保障体系,着力为 “新市民”尤其是青年市民解决安居问题。

据合肥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合肥市鼓励相关单位利用自有存量闲置土地,不改变土地质,开工新建租赁住房。市区范围内,规划用途为商业办公、工业厂房、仓储、科研教育等非居住类型,且两年内无征收计划的已建成闲置存量房屋,也可以申请改建为保障租赁住房。

年来,我省户籍制度改革取得历史突破,5年累计700万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农业转移人口随迁子女入学政策有效实施,随迁子女和城镇学生实现“一样就读、一样入学、一样免费”。根据《规划》,我省将继续推动稳定就业居住的农业转移人口率先在城镇落户,推动有条件的地区农业人口成建制转为城镇户口。

教育、医疗、养老保险等基本公共服务将加强保障。 《规划》提出,逐步将农业转移人口纳入流入地中等职业教育、普通高中教育、普惠学前教育保障范围;完善医疗卫生属地化管理制度,将农业转移人口及其随迁家属纳入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做实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逐步实现省级统筹。

提升品质,让城市更宜居更便利更舒适

更舒适、更便利、更宜居,是人们对未来高品质城市生活的新期待。在“全面提升城市品质”这一章节,《规划》提出,要打造人民高品质生活空间,更好满足市民的经济需要、生活需要、生态需要和安全需要。

3月初,在桐城市东苑新村小区,道路干净整洁,车辆停放有序,老人们在绿荫下休憩闲谈。作为一个建成超过20年的老旧小区,东苑新村亟待解决的问题不少。为此,在小区改造中,除了必要的基础设施,桐城市住建部门广泛征求东苑新村居民意见,丰富改造内容“菜单”,准确掌握小区改造的重点难点和群众愿望,新增了晾晒杆、停车位、充电桩、视频监控系统和智慧门禁系统等设施。

最让居民满意的,是改造中“实用与普惠兼顾”的巧妙构思:改造绿化带“让”出更多的停车位;晾晒场、休闲广场、充电棚“三合一”;顶楼排水管道从空中“绕行”,避过低洼地段……这些“小细节”提升了居民的舒适度、便捷度和满意度。

老旧小区改造是基层治理的重点难点。 《规划》提到,要推进以老旧小区、老旧厂区、老旧街区、城中村改造为主要内容的城市更新行动。对老旧小区改造,将优先改造供水、雨水、污水、燃气、电力、通信等地下管线,推进无障碍、“适老化”改造,支持符合条件的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完善道路、消防、安防、停车、充电、照明、养老、智能信包(快件)箱等公共基础设施及社区服务设施。到2025年,全省计划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602个左右。

更高的生活品质,意味着要有更优质的公共服务保障。 《规划》提出,要优化社区生活服务网络,大幅扩充养老服务机构护理型床位数,发展综合托育服务和社区托育服务,布局集卫生、就业、社保、文体等服务项目于一体的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完善便民市场和社区配送投递、超市、菜站、家政等便民服务,着力打造“15分钟生活圈”。

联动发展,打造“一圈一群一带”城镇体系

“一圈一群一带”是《规划》中关于城镇体系建设的关键词。其中,“一圈”是合肥都市圈,“一群”是皖北城镇群,“一带”是皖江城市带,通过联动发展,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发展格局。

作为省内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规划》给合肥都市圈明确了目标定位,即打造成为东中部科技创新中心、全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支撑全省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和动力源。

合肥和芜湖,如何唱好“双城记”,发挥龙头示范作用? 《规划》特别提到要促进合肥芜湖联动发展,在科技创新和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等产业方面,促进分工合作和优势互补。同时,支持合肥争创国家中心城市,支持芜湖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

皖北城镇群建设,事关皖北振兴,更是增强长三角欠发达区域高质量发展动能的重要措施。 《规划》提到要以“四化同步”为目标,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以促进项目互动、投资互动为抓手,加强皖北市域之间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定位等方面的统筹互动,谋划建设一批集成、跨区域 “项目包”,高水推进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

组团式、同城化发展,也是新型城镇化的突破口。《规划》提出,推进阜阳都市圈、宿淮(北)城市组群、蚌淮(南)城市组群建设。其中,阜阳是皖北经济、人口大市。 《规划》明确,要促进阜阳市中心城区和域县城、小城镇的深度协作和同城化发展,将阜阳城市圈打造成皖北城镇协调发展示范区和皖北新兴增长极。

针对皖江城市带建设,《规划》专门提出了建设皖江智造走廊,承接新兴产业布局和转移,打造成为长三角重要的产业集聚带。同时,加快建设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核心区,推进芜马宣城市组群、安池铜城市组群建设,将这两个城市组群分别打造成“长江经济带新兴城镇集群、生态宜居型滨江都市区”和“长三角西翼新兴增长极、国家魅力休闲区、全省绿色产业基地”。(记者 王弘毅)

标签: 一圈一群一带 城镇化发展格局 城市品质 城市治理体系

消息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