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商业研究院 作者:陈佳鑫
来源|时代商业研究院
作者|陈佳鑫
(资料图)
编辑|韩迅
目前,电解液添加剂VC(碳酸亚乙烯酯)仍是维持一天一个价的上涨态势,从11月初的6万元/吨已飙升至11月20日的23.5万元/吨。同期VC龙头华盛锂电(688353.SH)股价在短期飙涨近200%,随后又大幅回调,VC涨价的可持续性似乎受到市场质疑。
“储能需求超预期”及“行业过去几年产能出清”导致的阶段性供需错配,是本轮涨价的导火索,部分客户已进驻 VC 厂商要货,而无论是新产能释放还是旧产能复产均需一定周期,涨价有望持续到明年。
VC涨价对于已连续亏损两年多的华盛锂电来说,可算是解了燃眉之急。华盛锂电向时代商业研究院表示:“此前的VC订单仍按照协议的价格销售,新订单价格则随行就市。”涨价的影响或将逐步反映到后续业绩中。
VC涨价或持续到明年,仍未体现在业绩中
VC 是目前用量最大的电解液添加剂品类,约占添加剂总量的40%。在此轮涨价前,VC价格已低迷了数年。同花顺金融数据显示,VC价格从2021年末的40万元/吨快速下行,2023年末降至6.1万元/吨,随后经历近两年的低位徘徊。
11月以来,VC突然开启价格飙涨。同花顺金融数据显示,从11月10日(6.4万元/吨)开始,VC几乎一天一个价,11月20日已上涨至23.5万元/吨,涨幅达267%。
此轮价格上涨主要受阶段性供需错配影响。今年以来,除动力电池继续保持增长外,储能市场的爆发超预期,且储能多配备磷酸铁锂电池,VC对电池首效、循环等性能提升明显,在磷酸铁锂电池上的添加比例较大,对VC需求超预期。叠加VC行业近几年一直处于产能出清状态,导致阶段性供需错配。
招商证券研报显示,据产业反馈,由于缺货影响,部分下游客户已进驻 VC 厂商要货。招商证券估算,锂电池中VC成本占比不到1%,占比极低,下游客户对 VC 涨价接受度高。产能方面,产业对新产能扩张较为谨慎,新建产能周期约12个月,老旧闲置产线复工需3-4个月,短期供给缺口难以快速填补,因此本轮涨势有望持续。
华盛锂电是国内较早进入VC领域的企业,2004 年便建立了产能为 60 吨/年的电子级VC生产线,该产线于 2006 年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华盛锂电还主导起草了VC国家标准。
产能方面,华盛锂电的VC与FEC(氟代碳酸乙烯酯)总产能已达到年产1.4万吨的规模,稳居行业头部地位。此外,华盛锂电正在新建“年产 6 万吨VC项目(一期3万吨)”,产能规模将进一步扩张,将受益于此次涨价潮。
由于前三季度VC价格低位徘徊,此次涨价尚未体现在业绩中。今年前三季度,华盛锂电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2.29%至5.39亿元,归母净利润则仍亏损1.03亿元,亏损幅度缩小。毛利率为-2.31%,仍为负值,但同比增加18.38个百分点,华盛锂电向时代商业研究院表示,毛利率改善主要与公司降本增效措施有关。
华盛锂电表示:“此前的VC订单仍按照协议价格销售,新订单价格则随行就市。”结合行业短期内新增供应量有限,预计直到明年上半年,VC价格仍将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因此,预计第四季度起,华盛锂电盈利水平将逐步改善,真正的盈利释放或在明年。
新建20万吨负极等产能,欲摆脱单一产品依赖
当前华盛锂电的收入仍高度依赖电解液添加剂,如VC及FEC。今年上半年,上述两个产品的收入占比合计达94.55%。受电解液添加剂价格涨跌影响,近年来华盛锂电业绩波动剧烈。
华盛锂电显然急于摆脱单一产品依赖风险,近年来布局了诸多新产品。或考虑到客户关系,华盛锂电并未选择向下游电解液环节延伸,而是选择以负极作为突破口。虽然都属于电池材料,但负极材料与电解液添加剂的技术迥然不同。
对于布局负极是否具备技术储备问题,华盛锂电向时代商业研究院表示,VC的作用是在锂电池初次充放电中在负极表面发生电化学反应形成固体电解质界面膜(SEI膜),两者具有一定关联性,公司一直在储备负极技术。
华盛锂电计划建设20万吨的负极产能。2022年,华盛锂电与控股子公司合资设立江苏华盛联赢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作为负极材料业务的核心平台;2023年,华盛锂电启动“年产20万吨低能耗高性能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建设;今年,“年产20万吨负极材料项目”中的一期5万吨产能已进入试生产和客户评价阶段。
负极材料环节同样竞争激烈且行业集中度较高,据观研天下数据,随着“马太效应”凸显,2024年上半年,负极材料行业CR6已提升至78%。头部企业如贝特瑞(920185.BJ)、杉杉股份(600884.SH)的产能均超过50万吨/年,即使华盛锂电20万吨/年的负极产能完全释放,在规模方面仍处于劣势。
对于负极材料的优势,华盛锂电向时代商业研究院表示,公司除传统石墨负极外,还携手武汉大学进行新型“硅碳负极”研发工作,产品具有高比容量的优势。
硅碳负极的一大缺陷就是体积膨胀。半年报显示,华盛锂电的硅碳负极以熔盐活化多孔炭为载体,有效抑制了硅颗粒在电池充放电过程的膨胀问题;乙炔分解形成的碳包覆层进一步抑制硅的膨胀、减少电解液的消耗而提高首效,同时增强负极的导电性。华盛锂电表示,其硅碳负极已达到市场需求标准,正在市场产业化推进中。
除负极外,华盛锂电还布局了包括固态电解质在内的多项新产品,其在投资者调研活动中表示:“目前已完成了多种固态/半固态电池适配材料的实验室试制,比如半固态电解质添加剂双三氟甲磺酰亚胺锂、高纯硫化锂、新型硅碳负极、单壁纳米管导电剂等。”但目前这些新产品距离规模化量产仍有距离。
(全文2144字)
免责声明:本报告仅供时代商业研究院客户使用。本公司不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本报告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的信息编制,但本公司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所载的意见、评估及预测仅反映报告发布当日的观点和判断。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本公司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本公司力求报告内容客观、公正,但本报告所载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所述证券的买卖出价或征价。该等观点、建议并未考虑到个别投资者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客户私人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特定状况,并完整理解和使用本报告内容,不应视本报告为做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作者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本公司及作者在自身所知情的范围内,与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不存在法律禁止的利害关系。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本公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为之提供或者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或者金融产品等相关服务。本报告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翻版、复制、发表、引用或再次分发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司版权。如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刊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时代商业研究院”,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本公司保留追究相关责任的权利。所有本报告中使用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均为本公司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